《自然》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环保部长陈吉宁入选
这份名单包括: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她的实验室最先在农作物上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在小麦和大米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她观察到了蛋白质在原子层面是如何工作的,此前发表的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质的结构的工作非常出色。
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她的领导能力和她在基础神经生物学上的研究和对大脑健康的转化研究,提升了中国的科学和生物技术;
中科院德国马普学会古DNA研究中心主任付巧妹,她的研究可能改写了亚洲第一个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的历史。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曾任 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并担任
“蛟龙号”5000米海试现场海试副总指挥和三位试航员之一。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秦为稼,他帮助揭开南极冰盖的历史。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他的基础空间科学任务将科学发现放在了中国空间计划的核心位置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他正筹建50-100公里环形粒子对撞机来接替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7公里周长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推进中国掌握量子信息技术的一颗新星。
除了9位在科研一线工作的科学家,此次《自然》评出的十大科学之星还包括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并称他的工作提升了政府确保地方政府和企业遵循污染和工业发展规范的力度。
《自然》的特写编辑Richard Monastersky表示,“这十位科学家凸显了中国创新的广度和对于创新的承诺,中国将继续其强劲的推动力,从而成为科学的领导者。”
顶级环保官员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陈吉宁:污染斗士
“对地方官员在环境质量方面的问责更严格了。”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的项目副总监李雁说。目前在北京工作的李雁表示,由于陈吉宁在减轻空气污染方面的努力往往也会减少碳排放,他的改革措施的效益远远不仅限于实施地区:“他的措施有着重大的全球影响。”
陈吉宁有一份棘手的工作。作为中国环境保护部的部长,他对笼罩中国城市的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和农田中的有毒化合物污染等环境污染现象负有治理责任。面对全世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陈吉宁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但在上任的头15个月中,他已经通过大力清理腐败现象、确保地方官员和企业遵守环境法规,获得了许多环保人士和科学家同僚的信任。
1993年,在伦敦帝国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陈吉宁在中国学术界步步升职,并在2012年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校长。而现在,他似乎也能成为中国进入现代以来最有实权的环保部长。
他被任命为环保部部长时,一条扩大环保部监管权力的法律刚好获得通过。上任之后,他还为环保部争取了更多的权力,以调查和处理污染者。在今年5月,他的要求获得了批准。这更方便他在地方官员未能实行政府的许多污染和发展政策时加以干涉。
在打击污染之外,陈吉宁还致力于加强环境评估,并通过在环保部网站上公布更多环境监测数据(包括空气污染指数)和环境执法信息增强了环保工作的透明度。
陈吉宁通常不愿与媒体联系,但他的科学家同僚们表示,他一直愿意听取外界科学家和国际专家在空气污染等议题上的建议,并与他们展开合作。
“他曾说过,中国的环境保护史是一部关于环境和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历史。”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的首席代表李来来说。陈吉宁曾担任过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中国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然而,陈吉宁部长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人民要求政府治理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中国工业的快速崛起积累了大量环境问题。治理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或许是陈吉宁面临的最容易的任务;环境监管者们才刚刚了解水体和土壤污染的程度。
即使在环境成本十分明显时,政府部门仍然在继续批准工业项目,山东省生态学会研究员、环境工程师刘大胜表示。刘大胜认为,“他(陈吉宁)的权力比以往更大了”,但他也面临着“更重大的责任”。
(来源:财新网)